- · 《制冷学报》投稿方式[06/01]
- · 制冷学报版面费是多少[06/01]
制冷学报毕业论文目录格式(关于制冷方面的论(11)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生理落果 见落花落果。 生态型 果树在不同自然生态地区形成的不同类群。它是在不同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长期影响下,逐步通过变异、遗传和选择的结果
生理落果
见落花落果。
生态型
果树在不同自然生态地区形成的不同类群。它是在不同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长期影响下,逐步通过变异、遗传和选择的结果。生态因子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生物等。这些生态因子对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产生生态影响,果树也对变化着的环境产生不同生态反应、特定需要和适应性。由于果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异,接受了相对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长期选择,其遗传性基本相同,表现在同一生态型品种群,在生长期、抗逆性、适应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而不同生态型由于长期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它们之间在光温特性、生长期长短、抗性等方面就有明显差别。生态型对不同环境条件适应过程是种内分化定型的过程,是与特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因型集群。
桃原产陕西、甘肃一带,耐寒、耐干旱,经世界各地引种栽培,在不同生态环境的长期选择,产生了南方品种群,北方品种群和欧洲品种群等不同的生态类型,南方品种群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江苏、浙江最多,它们能适应温暖多湿的气候,抗寒、抗旱能力弱。北方品种群主要分布华北,主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本品种群不耐温暖多湿的气候,但耐寒和耐旱。移至南方,往往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产量降低。欧洲品种群主产地中海沿岸夏干气候带,夏半期4月至10月雨量极少,阳光强烈,是大陆性气候,冬季是海洋性气候。引入南部栽培则难以成功。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生态型归为不同类型,以种或品种等发育生存条件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共栖生态型和耕作生态型。以种或品种的物候型可分为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以种或品种的发育型类分,可分为湿生发育型,分布在年平均RH80~90%地区;中生发育型,分布在年平均RH60~70%地区;和旱生发育型分布在年平均RH40%以下地区。这方面菊池秋雄将世界果树产区,按综合生态因子分为夏干带、夏湿带和中间带。属于同一生态型地区的不同产地品种在气候适应性上有较多共性,因此互相引种容易成功,反之就不易成功(见引种)。
在研究果树生态型时,既要注意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也要看到各生态因子不是起同等重要作用。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或在果树某一生长发育阶段,综合生态因子中,总有某一生态因子起主要决定性作用,因此还要进行个别生态因子和主要生态因子的分析。如南方柑橘不能在北方生长,这里有综合生态因子差异,但其中主要是温度生态因子起了限制作用。另外,因为生态型的适应范围是长期进化过程产物,是历史生态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但要进行现时的生态因子分析,还必须进行历史生态因子分析。在生态地理条件距离起源中心越远的品种类型,经历的历史生态条件越复杂,适应范围就越大。
对生态型的研究为引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日本果树产地的生态因子与华北、华东许多省相似,所以长江流域引入日本的砂子早生、岗山早生等桃、巨峰系葡萄,华北引入富士苹果等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而浙江省引入美国油桃,因生态条件不同,成熟期遇到梅雨果实裂果严重,经济价值大大下降。不同生态型的桃,冬季休眠需要<7℃以下低温时数不同,如浙江桃品种一般需要低温800小时,而广州只有400小时,把浙江桃引入广州,就会因休眠期低温不足而不能开花。不但同一生态型品种引种容易成功,而且相同生态型品种,采用类似的耕作制度,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相似环境,就容易获得理想效果。了解引入品种产地和当地生态条件差异,适当地改变措施,就能使引入品种适应新环境。所以生态型在栽培和引种中被广泛采用。在育种中,用不同生态型品种进行杂交,经过基因重组,后代获得了双亲的遗传性,往往能产生较强的优势,从中可选出适应性、抗性较强的单系。也可以进行多性状育种,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生物学年龄时期
见个体发育。
生长量
在一年内全树枝梢生长的长度,是反映树势强弱的指标之一。新梢生长量以树冠外围距地1.5米左右高度的发育枝长度平均值表示。通常每一种类型选有代表植株5~10株,每株选10个发育新梢在停长后,自枝基芽鳞痕处至顶芽基部的长度,以厘米为计算单位,以比较不同类型植株间的营养生长状况,如定期测量则可表示其年间新梢生长动态。此外,也有在生长季节终了时,测量所有新梢的生长长度以计算其总生长量。
文章来源:《制冷学报》 网址: http://www.zl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