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冷学报》投稿方式[06/01]
- · 制冷学报版面费是多少[06/01]
2000元的空调不制冷,维修要价1000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来源:法治日报 记者注意到,针对消费者诟病的山寨维修乱象,近期有不少地方、行业协会陆续出台新规,对家电维修提出新要求。比如,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鼓励行业企业
来源:法治日报
记者注意到,针对消费者诟病的山寨维修乱象,近期有不少地方、行业协会陆续出台新规,对家电维修提出新要求。比如,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鼓励行业企业间互相调剂服务人员和通用零配件,确保酷暑期间服务响应时间保持在48小时之内,并要求持有统一上门服务证的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门、亮证服务;所有服务企业都必须明示收费标准,不得随意增加收取费用;所有厂商服务热线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服务应对。
从监管层面来说,刘步尘呼吁,政府部门作为市场监管主体,对于长期以来治标不治本的家电维修服务行业,应当多一些突击检查,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建规立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完善行业标准,提高维修行业准入门槛;还可以借助各方力量实现共同治理、互相监督,比如家电维修协会通过团结、教育、培训,监督维修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而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
在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看来,治理家电维修乱象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线上维修增加的现状,互联网家电维修平台必须尽到事先审核义务,比如维修厂家是否具备资质、维修水平是否达标。若是因此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平台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很快,维修人员便带着检测仪和扳手上门了。对方先打开洗衣机上面的盖板,用检测仪查看通电情况后给出了报价:技术维修服务费200元、保修费50元、配件费126元、检测费30元、上门费60元,合计466元。
前不久,罗蓉家的洗衣机出现漏水现象。她拨打品牌售后电话得知,这款洗衣机已经过了保修期,官方安排的维修人员要到第二天才能上门服务。由于着急使用,罗蓉便在某家政App上挑选了一个评分较高的维修公司下单。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最好选择有线下实体店、口碑好、监管措施比较严的大型家电维修平台,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刘步尘说。
北京居民张程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家空调需要添加冷媒剂,维修费用为100元,但维修人员用鞋刷在外机上刷了几下,便又加收了50元清洁费。“我已经拒绝清洗了,他还要操作,并且也没有按照清洗操作流程进行。”
对于有的家电维修人员只靠经验缺少专业知识,尤其是维修价格漫天要价缺少标准的现象,张彦斌建议,生产厂家应对指定维修点加强监管,增强力量,创新售后服务方式,比如建立直营的“快修快赔点”等。此外,商家还应当对零部件费用以及上门维修的各类服务费用、服务时长进行明码标价,进行网上公示。消费者查阅时,可以清楚知道上门服务多长时间对应多少费用、更换哪个零部件需要多少费用。
山寨维修野蛮扩张
此外,随意添加各类试剂,增加维修费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制造消费陷阱;旺季难预约,维修质量难以保证等,也是不少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吐槽的家电维修乱象。
多位业内人士提出,现在很多品牌在官网公布的维修点虽然明确标注了某电器公司,但实际上这些售后点的规模、实力参差不齐。并且如今多是线上维修,一般维修商信息都会被罗列整理在一些互联网平台的搜索结果上,这些信息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假的,甚至有“李鬼”冒充正规单位,还有根本没有维修资质的“黑商家”。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梳理中国消费者协会历年投诉数据发现,家电维修始终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投诉内容包括“乱收费”“维修质量难保证”“旺季难预约”“夸大故障”“诱导维修”等。
正式维修时,对方只用扳手拧了一下排水管,便告诉罗蓉“修好了”。
服务必须明码标价
随后,赵小莱从某互联网平台上预约了维修人员,上门简单检查后,对方告诉她是电路主板出了问题,修好要花1000元。这个价格让赵小莱大吃一惊,因为“市场上同型号高配置的空调差不多也就2000多元”。
无病假修小病大修
“诚信的维修人员会如实告知、对症下药,尽早尽快解决问题。若是不诚信的维修人员,难免以消费者不知情为凭欺瞒客户,甚至无病假修、小病大修。”张彦斌说,此外,一般在厂家保修期限内的家电维修问题相对较少,家电维修的各类问题基本都出现在三包期之外,当厂家不再保修而需要收费维修时,问题就来了。
对此,罗蓉深感无奈,再次致电品牌售后。对方上门检查后发现是连接滚筒和洗衣机的隔层掉落导致漏水,重新安装即可,需收取调试费60元。“实际情况并没有App上那位维修人员说的那么严重。”罗蓉说。
文章来源:《制冷学报》 网址: http://www.zlxbzz.cn/zonghexinwen/2022/0918/798.html
上一篇:2000元的空调不制冷,维修要价1000元 记者调查家
下一篇:调查家电维修乱象:空调不制冷,维修要价1000元